11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獲悉,今年1—10月,我區實現進出口214億元,同比增長57.6%,增速排名居全國第2位。
214億元,也是2021年我區全年進出口的總量。在去年全年正增長的基礎上,今年我區外貿依然保持了高位增長。
據銀川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寧夏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52.6億元,占全區外貿總值的71.3%。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59.2億元,同比增長602.9%,占全區外貿總值的27.6%。
從新增數據看,跨境電商平臺、外貿載體等新業態新模式為我區外貿持續發力增添了新活力,貢獻新增量。據介紹,近年來,寧夏持續加大對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業態的支持力度。自2019年12月,中國(銀川)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批復設立以來,寧夏依托興慶區數字產業園、閱海灣中央商務區等重點園區建設了5個跨境電商線下園區,引進知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對本土跨境電商企業開展培育和人才孵化。今年銀川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全國105個綜試區首次評估中排名列第二檔,綜合評估結果“成績較好”。
結合區位優勢、產業基礎、資源稟賦,今年以來,自治區商務廳依托22個工業園區,緊扣氰胺、化工醫藥、新型材料、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和產品進行培育,構建覆蓋全區服務于一二三產業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自治區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進一步放大全區6家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貿易產業集聚、平臺載體動能,加大對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具備較強國際市場占有率的產業集聚區的培育力度,有效提升了外向型產業的集聚發展能力。
從市場分布看,歐盟、東盟和美國成為寧夏前三大貿易伙伴。1—10月,寧夏對歐盟進出口42.6億元,同比增長73.6%,占全區外貿總值的19.9%;對東盟進出口21.3億元,同比增長21.7%,占全區外貿總值的9.9%;對美國進出口20.6億元,同比增長63.7%,占全區外貿總值的9.6%。
此外,寧夏機電產品、基本有機化學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大幅增長,成為寧夏外貿出口強勁產品。
在全區外向型產業基礎薄弱、外貿主體較少、外貿載體支撐不夠有力等現實基地面前,寧夏外貿是如何跑出“加速度”的?
“2022年寧夏商務廳提出實施外經貿擴規提質工程,從加強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加大對外貿企業財稅金融支持、幫助外貿企業保訂單、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市場、強化平臺建設穩供應鏈等多方面打出一系列暖企政策‘組合拳’,成為穩外貿保增量的‘助推器’和‘穩定器’?!弊灾螀^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負責人介紹,為最大化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寧夏在充分利用國家出臺的穩外貿政策的同時,積極研究制定寧夏推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做好跨周期調節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推進全區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等系列政策措施,從培育主體、挖掘外貿潛力、創新貿易業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多個方面加大穩外貿政策支持,不斷完善外貿外資政策支撐體系;同時針對外貿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優化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方向,持續加大對我區進出口企業內陸運費、融資擔保、貿易便利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進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