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商發〔2022〕20號
五市商務、發改、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市場監管、鄉村振興、供銷、郵政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商務部等9部委出臺的《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促進我區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公安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應急管理廳、市場監管廳、鄉村振興局、供銷合作社、郵政管理局聯合制定了《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寧夏回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
2022年4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商貿物流是指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物流服務活動,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的重要載體,是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紐帶。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促進全區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根據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的《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網絡體系為支撐,以骨干企業為主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優化環境為保障,全面提升我區商貿物流現代化水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物流服務支撐。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商貿物流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動;更好發揮政府在規劃布局、資源整合、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引導商貿物流業加快轉型、全面提升、健康發展。
集約發展,創新驅動。堅持存量設施整合提升與增量設施補短板并重,提升物流資源集聚能力;積極推動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促進商貿服務業和物流業深度融合。
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統籌城鄉商貿物流發展,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物流網絡;結合寧夏發展實際,補短板、強弱項,著力縮小城市與農村、本地與發達省區商貿物流的發展差距。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初步建立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培育壯大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商貿物流龍頭企業。商貿物流標準化、智能化、協同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高,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商貿服務業和進出口貿易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
四、重點任務
(一)構建商貿物流網絡體系。依托現有物流基礎設施和倉儲配送資源,統籌推進城市高效配送體系和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發展,優化重點綜合物流園區、各級分撥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的空間布局,建立健全自治區級物流集散中心、城際物流分撥中心、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寄遞物流站點、社區和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在全區形成高效便捷、覆蓋全域的城鄉商貿物流網絡體系。統籌整合城市商業設施、物流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和升級改造,優化城市配送線路規劃和網點布局,引導企業采取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模式,提高區域物流資源集中度和商貿物流運行效率。完善配送車輛城市通行相關政策,合理確定配送車輛市區內通行時段、通行區域和??啃敦泤^域。鼓勵商貿流通、電商、物流快遞、運輸企業渠道和服務下沉,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打通工業品、消費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自治區商務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公安廳、郵政管理局、供銷合作社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存量整合、增量補強,高質量建設各類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引導分散、自用的倉儲配送資源集聚發展。推動銀川市提升與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和物流樞紐的銜接能力,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完善分撥、中轉、倉儲、冷鏈、電子商務等功能,建設自治區級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強化縣級物流分撥配送中心的干線接卸、前置倉儲、分揀配送能力,成為可實現城鄉間快速周轉,可提供社會化公共服務的高效物流節點。鼓勵大型商圈、步行街、商業街建設公共倉配中心,在大型社區、高校、寫字樓等人員密集區域推廣快件末端自提設備,引導企業從各自配送向片區集中配送轉變。推動農村客貨郵商融合發展,整合鄉鎮及村郵政、客運、快遞、供銷、電商等資源,利用鄉鎮、村內現有公共設施,建設鄉、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點。(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鄉村振興局、供銷合作社、郵政管理局,五市人民政府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智能化水平。鼓勵企業采用標準化物流計量、貨物分類、物品標識、裝備設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統和作業流程,加快GB/T2934-2007標準托盤(1200mm×1000mm)、GB/T4892-2021標準物流周轉箱(筐)(600mm×400mm)等物流載具推廣應用,啟用“自治區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中心”,支持叉車、貨架、月臺、運輸車輛等上下游物流設備設施標準化改造。支持傳統商貿物流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廣智能標簽、自動導引車(AGV)、自動碼垛機、智能分揀、感應貨架等系統和裝備,加快高端標準倉庫、智能立體倉庫建設。圍繞優勢特色農產品,研制符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產品運輸要求的操作規范等標準。鼓勵社會團體和企業以物流信息標準、服務標準和管理標準為切入點,制定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鼓勵發展帶板運輸,支持貨運配送車輛尾板改造。(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廳、公安廳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冷鏈物流體系發展。支持銀川市加強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通過承載國家冷鏈物流北部大通道建設,接入“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實現更大范圍的互通合作和聯動發展。重點整合優化存量物流設施,圍繞冷涼蔬菜、枸杞、葡萄酒、乳制品、肉牛和灘羊、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建設完善高標準的產地預冷保鮮、低溫分揀集配、冷鏈加工倉儲配送、冷鏈物流集散等設施,建成一批功能完備、鏈接產銷、業態融合的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打造運營良好、需求旺盛、布局集中、條件成熟的重點冷鏈物流園區。合理增加大型冷鏈運輸車輛和中小型末端配送冷藏車,提升農產品外銷干線冷鏈運輸能力和末端冷鏈配送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冷鏈物流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加強基礎設施、生產能力、設計研發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優化冷鏈流通組織,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由基礎服務向增值服務延伸。支持各級商貿物流集散、分撥、配送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完善冷凍冷藏公共倉儲設施,鼓勵采用統倉共配、集采集配等方式,提升農產品冷鏈流通效率。推廣應用移動冷庫、恒溫冷藏車、冷藏箱等新型冷鏈設備。(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廳、供銷合作社,五市人民政府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健全綠色物流體系。建設綠色倉儲,加大綠色倉庫國家標準推廣力度,重點推廣綠色建筑材料、倉庫屋頂光伏發電、冷庫節能技術、節能照明燈具、電動叉車等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發展綠色運輸,鼓勵新能源、清潔能源貨運車輛推廣應用,推動充電樁配套設施建設。推廣綠色包裝,鼓勵創新包裝設計,支持使用標準化、減量化和可降解包裝材料,推廣單元包裝、無包裝模式,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加快構建新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支持建設綠色分揀中心,提高再生資源收集、倉儲、分揀、打包、加工能力,提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化、專業化、信息化發展水平。(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郵政管理局,五市人民政府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快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鼓勵商貿企業、物流企業通過簽訂中長期合同、股權投資等方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物流服務深度嵌入供應鏈體系,提升市場需求響應能力和供應鏈協同效率。引導傳統商貿企業、物流企業拓展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功能,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鼓勵在服務居民生活領域發展共同配送、連鎖商業配送、電子商務配送,突出快速消費品、生鮮食品、藥品、數碼產品、家用電器等配送重點,滿足消費個性化、多樣化和便利化需求。支持寧夏“數字供銷”全國示范區建設,依托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平臺,推進產地與銷地、批發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拓展安全檢測、加工包裝、統倉統配、溯源查詢等功能,培育發展農產品供應鏈。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探索跨部門、跨區域的供應鏈治理新模式,進一步加快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鼓勵金融機構與商貿企業、物流企業加強信息共享,規范發展供應鏈存貨、倉單、訂單融資。(自治區商務廳、農業農村廳、供銷合作社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完善商貿物流應急保障機制。完善我區應急物流干線運輸、支線輻射和終端配送網絡,建立聯保聯供機制,提升物資大規模緊急調運組織水平,強化應對各級、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物流保障能力。在商貿物流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改建時融入“平急兩用”建設需求,鼓勵各市利用現有物流園區建立平急結合的應急物流中轉站。依托骨干物流企業,統籌建立涵蓋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緊急運輸儲備力量,提升應急物資儲備運輸能力,發揮不同運輸方式規模、速度、覆蓋優勢,構建快速通達、銜接有力、功能適配、安全可靠的應急物流保障體系。(自治區商務廳、應急管理廳、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蘭州鐵路局銀川貨運中心、西部機場集團寧夏機場有限公司,五市人民政府等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拓展國際物流發展空間。推動寧夏國際貨運班列以及陸海新通道班列穩定運營,開行“一單制”鐵海聯運班列,進一步提升國際物流便利化水平,暢通出境開放物流通道。積極推動銀川河東國際機場運力加快恢復,完善航線網絡,打造銀川空港型物流樞紐。創新發展“班列+海外倉”模式,支持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在歐美等傳統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國市場布局建設海外倉,為我區九個重點特色產業所需物資和出口特色產品提供國際物流支撐。(自治區商務廳、蘭州鐵路局銀川貨運中心、西部機場集團寧夏機場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培育商貿物流骨干企業。提高我區商貿物流的組織化、集約化程度,鼓勵商貿物流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業務融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一批技術水平先進、主營業務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重點商貿物流企業。組織舉辦“寧夏物流節”系列活動,在連鎖商超、城鄉配送、綜合物流、貨運代理、供應鏈服務、冷鏈物流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創新引領力、市場帶動力的商貿物流領軍企業。(自治區商務廳負責)
(十)加強商貿物流行業統計。學習發達地區成功經驗,完善社會物流統計報表制度,加強商貿物流領域統計分析。完善地方商貿物流統計監測制度,依托寧夏現代物流協會和重點聯系企業,加強商貿物流運行監測及信息發布工作。(自治區商務廳、寧夏現代物流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市商務、發改、公安、交通、農業、應急、市場監管、鄉村振興、供銷、郵政等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加大地方本級財政支持力度,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